(原文刊登於【香港電影】2010年6月號,「自由談」一版內)
1986年《英雄本色》空前成功,吳宇森便建立起個人暴力美學風格,然而當拍完《喋血街頭》後,他卻突然作180度的轉變,改拍輕鬆浪漫的《縱橫四海》,並安排在1991年的賀歲片上映,而當時更成了「雙周一成」的局面(另兩部是成龍的《飛鷹計劃》及周星馳的《整蠱專家》)。
論影片本身,不單是一部出色的情義俠盜片,也是吳宇森其中一齣港產片之代表作。此片概念來自杜魯福的名作《祖與占》,同樣是兩男一女的故事,也同樣是在法國取景。周潤發和張國榮分別飾演祖(又名砵仔糕)和占,鍾楚紅飾演紅豆,他們自小便給養父(曾江飾)收養,一直從事偷盜名畫工作。直至一次在法國盜取某幅價值連城的名畫,卻被其養父出賣而遭追殺,祖更連人帶車墜海爆炸而失蹤。兩年後,占與紅豆已婚,祖卻突然再現,而三人聯同其警察義父(朱江飾)一起對付養父,最後更將他繩之於法。
由於是賀歲片關係,此片有別於過往吳氏的風格,整體包含了浪漫、輕鬆搞笑、動作、驚險、及劇情等元素。幾段郭振鋒(郭追)的動作設計處理出色,如周潤發和張國榮以紅酒穿過紅外線、他倆跟敵方的鎗戰打鬥、以及周潤發坐輪椅跟鍾楚紅在慈善舞會跳社交舞等,很有動感和美感。此外,影片的攝影及音樂極有浪漫氣息,前段法國風光宛如人間仙境,而後段的香港也很有「蘇豪式」的高檔華麗(也顯出當年香港的繁榮時代),再加上林敏怡的浪漫怡人配樂,除讓觀眾感到舒適之餘,另同時更帶有中產「優皮一族」之格調。
片中雖以三人為主角,但明顯是以周潤發飾演的祖為主線兼最有發揮的一位,由搞笑幽默到一連串的動作場面,其輕鬆表現真的是一絕,甚至後段的輪椅戲份也非常靈活搶鏡,從而令全片帶有濃厚的氣氛及壓場感。張國榮的演出也不俗,縱使發揮機會不太多,但在鎗戰及動作場面中,其身手也很敏捷流利。鍾楚紅雖屬花瓶性質,沒有多大發揮,但勝在夠自然美態,印象深刻。不過,片中另還有兩位最為突出的 - 朱江和曾江,他倆分別飾演義父及養父,一忠一奸剛好成一個強烈的對比,加上他倆之間的演技大鬥法,也大大增強了影片的可觀性。
縱使此片具有以上多方面的優點,但仍有些小缺點的,就是在劇情方面。局部情節明顯有點破綻之處及欠缺交代,如:祖和占在古堡其中一個機關裡偷名畫,為何他們後來卻可以那麼容易打開門離去﹖祖究竟從哪裡得知是其養父出賣他﹖占及紅豆跟祖重聚後,為何又那麼快便聯合一起對付其養父﹖不過,以上所謂的輕微犯駁位其實已不太重要,幸而全片勝在節奏明快、沒冷場,故已足夠令觀眾看時不會太在意那些情節問題了吧。縱使此片是有點美化大盜(始終他們的行為是屬犯法),但總括而言,仍是高水準佳作,除當年票房獲3300多萬港幣,更獲那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四項提名:最佳電影、最佳導演、最佳男主角(周潤發)及最佳剪接。
後來吳宇森到了荷里活發展,期間於1996年重拍此片的英語版,屬電視電影性質,由外國演員Sandrine Holt、Ivan Sergei、Nicholas Lea主演,王敏德飾演大反派,故事情節跟原版不太一樣,唯整體都非常遜色。
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
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
歲月神偷(Echoes of the Rainbow)
羅啟銳跟張婉婷這對夫妻檔,一直合作無間,他倆的作品中,最出色最經典的絕對是《秋天的童話》,尤其周潤發飾演的船頭尺和鍾楚紅飾演的十三妹,他倆之間又愛又不敢去相愛時,確實在令人忘懷。然而之後的《我愛扭紋柴》、《宋家皇朝》及《玻璃之城》等均較為遜色。現他倆新作《歲月神偷》,之前在香港上映時卻頗為轟動,不但票房爆冷勁收,且更成功保留永利街而不用被清拆。在觀看此片後,感覺其實並非如外間般說得那麼出眾,甚至有點過譽,但卻看出片中的誠意及帶有感人的地方。
故事其實很簡單,主要描述60年代的香港,那時貪污盛行,而在中環之一舊街中,卻住在一家四口,羅生(任達華飾)以補鞋為生、羅太(吳君如飾)則是家庭主婦、還有兩名兒子(李治廷、鍾紹圖),本來過著平淡的生活,後來因大兒子患上絕症,從而一切作很大的轉變...。
其實以舊街坊為題,已不算新鮮,之前陳可辛/李志毅已合導過一部《新難兄難弟》,輕鬆搞笑之餘,也拍出香港懷舊風味,其中最記得梁家輝的金句「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」。而今趟羅啟銳的版本,全片近2小時,節奏緩慢,都是以街坊生活為主,然而平淡得來卻拍出香港舊有情懷,另佈景場面逼真,最欣賞是連舊款的山頂纜車也找到出來,感覺置身於60年代之中。黎允文配樂出色,歌曲《歲月輕狂》及《I Wanna Be Free》動聽。此外,後段情節雖帶有煽情,結局甚為悲慘,但卻不落俗套,當中沒有什麼高潮起伏,整個劇情發展還算流暢。
影片名義上以任達華及吳君如掛帥,但實際上他倆的戲份不算多,然而兩位演出卻相當精彩,前者演活了低下層慈父一角,尤以最精警的一句對白「做人最緊要保住個頂」,後者也把慈母演繹得似模似樣,很有深層次,是繼《金雞》後另一次最佳演出。而此片實際以兩位兒子為主,其中以飾演細仔的童星鍾紹圖最為突出,表情豐富,可愛討好,其中最精警的兩段對白,分別是跟爸爸說:「中文學英文、英文學中文」、以及把26個英文字母倒轉來背,甚至他比李治廷更應得贏金像獎「最佳新演員」;李治廷飾演的哥哥也帶有陽光氣質,表現不算十分出色,但作為新人來說已算不俗,另飾演他女友的蔡穎恩也帶有眼前一亮的感覺。還有,多位串星也很搶鏡,如谷德昭的上海佬、秦沛的剪髮佬、夏萍的祖母、許鞍華的教師等等,均為影片生色不少。
若論羅啟銳及張婉婷的作品中,此片跟《秋天的童話》仍有段距離,但顯然勝過《玻璃之城》。雖不是全年最佳電影,劇本不算出色,甚至整體仍有暇疵(如中段較慢及有點悶),卻勝在夠誠意認真、眾演員演出佳。還有,縱使此片實屬合拍片(皆因有國內資金投資),但很香港地道化,很「香港電影」。
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
月滿軒尼詩(Crossing Hennessy)
岸西首部導演作品《親密》,大膽以倒敘法去說一段男女之間的曖昧愛情故事,劇本很有層次,且帶有文學色彩,唯外間反應參差,普遍未能接受。而今趟她的第二部作品,則以輕鬆小品式的喜劇為題,整體除比前作更為入口外,且故事、人物關係及導技方面也比之前更為優勝。
故事描述阿來(張學友飾)已年過四十,是電器店的少東,整天懶洋洋,他的父親(盧冠廷飾)已不在人世,與母親(鮑起靜飾)及姨姨(朱咪咪飾)一起生活。另一邊廂,愛蓮(湯唯飾)是一個寡言倔強、不喜交際、替舅父(林威飾)打理清潔用品店的女子。一天,阿來母親施計替他和愛蓮搞相睇,而雙方卻全不感興趣,更在會面前把自己打扮成醜男醜婦,以免對方真的動起情來。其實,阿來及愛蓮均分別掛念其初戀女友(張可頤飾)及獄中男友阿旭(安志杰飾)。後來,阿來及愛蓮於一之在街上重遇,反而成了好友,到最後更慢慢互生愛意...。
片名叫「軒尼詩」,故大部份都在灣仔的軒尼詩道、莊士敦道及駱克道為場景,然而導演卻拍出灣仔一帶的風貌,如該區附近的茶餐廳、舊式店舖、及五光十色的街景,均帶有香港特色的感覺。劇情上較為輕鬆小品,縱使頗有點像處境喜劇的格局,但勝在情節豐富,除主要以兩位主角之間的關係外,另幾場支線也同樣好看,如鮑起靜、朱咪咪及李修賢之間的「三角」關係、張學友跟張可頤的前度、湯唯跟安志杰的感情、張學友跟盧冠廷的父子、湯唯跟林威的親屬、喬寶寶的神秘人身份、當然還有張學友跟鮑起靜及朱咪咪的一家人等等,每段情節的編排也相當平均,各演員之間也互擦火花和默契,雖他們有些都是大明星,但全都演活了平民街坊的感覺,而眾演員的稱職表現也令全片大大增強了都市生活化的味道,從而看得更為舒適。此外,個人卻欣賞導演沒有把兩位主角間由友情至愛情之轉變說得那麼白,更以巧妙地以點綴及暗喻形式去描寫他倆的發展,或許有點模糊,但很有隱藏思考之空間。
張學友一向好演技,從以前《旺角卡門》的烏蠅已深入民心,之後《明月照尖東》的兇狠反派、《亞飛與亞基》/《鼠膽龍威》/《金雞2》中的喜劇演出、及文藝片《男人四十》中的木訥教師等,均有出色的表現兼令人難忘。縱使今趟此新片是他繼2005年《如果.愛》後首度復出之作,演技不單沒有退步,且表現得輕鬆自然,也帶有街坊的樣貌,完全沒有明星的感覺,甚至幾場內心戲的對話也演得很有情感和投入,整體演得恰到好處,實在叫人欣賞。湯唯上次在《色,戒》的表現已非常出眾,而今趟也同樣演活了地道香港人(其實應該是新移民),更難得的是其廣東話真的非常流利,完全沒有語言障礙而影響演出,另她對男友安志杰的關懷到傷心,那幾場內心戲也演得深情豐富,也再一次證明她是甚有潛質的新晉演員。此外,李修賢演的中年麻甩佬也相當鬼馬搶鏡,另很久沒作電影演出的林威也叫人驚喜。
總括而言,作為岸西的二部作品,不單沒有失望,且不論在導技及分場方面均明顯比前作更進一步,寫情照例出色,加上有很好的團體表現,不單造就出一齣都市小品佳作,也是今年港產片其中一部很有可觀性之作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