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7月22日 星期日
Hairspray(戀愛大爆髮)
此是John Travolta繼《Grease》後另一齣歌舞喜劇,縱使此片故事並非以他為主線,但他的反串演出「母親」角色卻非常突出,其聲線及載歌載舞的表演的確令人嘆為觀止,若不認識他的話,還以為他真的是「女性」。其實在他的70年代成名作《Saturday Night Fever》及《Grease》,及往後的一些喜劇作品:如《Look Who's Talking》、《Get Shorty》、甚至《Lucky Numbers》到《Be Cool》等等,都可看出他的強勁喜劇節奏感,以及其非常有活力的舞蹈(其中以《Saturday Night Fever》及《Pulp Fiction》最為明顯),而今趟更再一次證明他絕對是一位全能的喜劇演員。
至於新人兼戲中的真正擔正主角Nikki Blonsky,其整體表現更令人眼前一亮。縱使此乃是她的首部演出作品,卻沒有如其他新人般的「硬崩崩」表現及帶有任何壓力,相反地卻非常自然兼活潑生動,其可愛的樣貌表情非常令人討好,假若她能不斷繼續努力的話,相信日後必定前途無限。
電影是重拍1988年的同名作品,影片本身卻是類似《Grease》的high school歌舞片,由Blonsky帶出一段為理想而奮鬥的勵志故事,期間也有一段中學生的初戀愛情故事。然而,全片很百老匯式舞台化,且在大量歌舞的穿插下,令人看得振奮鼓舞,加上每首歌曲編排均很流暢動聽(尤其開首的"Good Morning Baltimore"),從而拍出近年的歌舞片佳作。
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
父子(After This Our Exile)
之前已看過此片的120分鐘戲院版,已感覺拍得很深情,是去年港產片的佳作。直到最近,終於出了159分鐘導演版的DVD,故才能有機會再次欣賞此作品。
看過此導演加長版後,更能了解導演譚家明對拍此片時的想法,也感覺出他對此片拍攝的用心及投入程度,縱使159分鐘的確是有點兒過長,但卻對整體情節及父子之間的描述更為清晰和了解,更交代了楊采妮的另一位男人(同樣是郭富城兼飾)。演員方面,郭富城在之前《三岔口》的表現已脫胎換骨,完全擺脫了以往的柴娃娃式明星形象,而今趟的表現卻更進一步,看出他對「壞父親」角色的演繹鑽研如何地努力和投入,令人刮目相看之餘,更覺他已像一位專業演員了;童星吳景滔更有出色的表現,他的童真演繹非常自然不造作,令人眼前一亮;反觀楊采妮則因戲份不多,沒有太大發揮,縱使於加長版中的戲份明顯地增加了,但其表現卻不見突出,難怪她於金馬獎及金像獎沒有獲得「最佳女主角」提名。其實,戲中主要那幾位演員均不是馬來西亞華僑,但卻能演活了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及其廣東話口音(筆者去過馬來西亞無數次,也認識一些當地朋友,故對當地的生活文化非常熟識),令我甚為欣賞。
總括而言,此是譚家明闊別十七年後出山之作,而整體成績更勝其以往80年代的作品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