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

導火新聞線(The Menu)

幾年前,王維基創立了一間電視台「香港電視」,製作了不少劇集,奈何因不獲政府發牌而無法開台,而之前製作些劇集則在網上播放,然而有些卻大受歡迎,其中一齣便是《導火新聞線》。由於此劇在網絡播映後廣受歡迎,故隨即開拍電影版,由電視版的幕前幕後原班人馬共同製作及演出。筆者沒看過電視版(甚至沒看過任何一齣香港電視製作的劇集),然而此電影版則出奇地拍出水準。

故事描述《囧報》記者方凝(周家怡飾)與樂嘉輝(王宗堯飾)、麥曉欣(楊淇飾)等為當天的新聞忙碌著,這時突然傳來消息:C99 電視台錄影廠內訪問節目開始直播時突然發生爆炸,之後譚銳智(吳孟達飾)脅持多名人質,揚言錄影廠內藏了炸藥,譚銳智面對鏡頭前要求見特首。原來,譚銳智的目標是高建仁,一個七年前姦殺了其女兒的富家子,但法庭因證人口供而未能使其入罪,其後即使有新證據,但基於香港司法制度的某些限制,高健仁繼續逍遙法外,譯銳智為了女兒只有出此下策,從而引起社會大亂...。

全片只有89分鐘,雖導演方俊華之前是拍電視,今趟是他的首部電影作品,然而整體卻拍出成績,不單很有電影感,且節奏掌握得頗為準確,由電視台脅持人質、到記者如何全場直擊、不斷找資料及發出首家新聞、至最後完成,由頭到尾拍得非常緊湊、一氣呵成、毫無冷場。此外,潘漫紅的劇本寫得頗為用心,帶有人性的描寫,也帶出記者如何憑良心去報導新聞,感性得來也很窩心,從而能看得投入。

由於影片是屬於群戲,故全片中飾演《囧報》裡的記者,皆演得出色,且各演員之間都演得很齊心,眾人皆恰如其分,像郭峰、周家怡、楊淇、楊天經、陳穎妍等等,每位均演得很好看和順眼。不過,若說到全片最突出的,那絕對是吳孟達,他一貫好戲,演技出神入化,而此片他由忿怒至無奈到傷心,均頗為神似,且演繹得非常深入,很有神髓之餘,也發揮得很淋漓盡致,實在值得一讚。

今年有兩部以電視劇改編為電影版,其中一部是無綫那部《使徒行者》,都是由劇集監製來負責執導,可惜整體卻非常差勁,完全是不堪入目之作。相比之下,香港電視的劇集改編的電影版《導火新聞線》,同樣都是由劇集總導演來執導電影版,整體拍得好好多,甚至帶有誠意。既然兩者之間是那麼差天共地,故無綫真的該要反省一下了。

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

La La Land(星聲夢裡人)

兩年前,年青導演Damien Chazelle憑著一部《Whiplash》,不但在荷里活業界中打響了名堂,在奧斯卡獲提名「最佳電影」及贏得三個獎項(最佳男配角、剪接及音效),也令片中的男主角Miles Teller及男配角J.K. Simmons從此彈出,片約不斷,星運亨通,影片本身是不俗,以爵士樂為題來帶出「另類」師徒關係,但由於內容較為偏激及粗暴,故非筆者杯茶。到了今天,導演出了這新作《La La Land》,同樣以爵士音樂為題,但今趟是很柔和浪漫的男女愛情故事,再配以多首歌曲,從而拍出看得舒適兼帶有高水準拍攝手法的一流作品。

故事描述音樂人Sabastian(Ryan Gosling飾)及咖啡店職員Mia(Emma Stone飾),在一次偶然間遇上,前者對音樂充滿熱誠、後者一直追求演戲的夢想,由於同是天涯淪落人,故二人很快便相愛。後來Sabastian加入了一樂隊,一起作公開表演,由於非常受歡迎的關係,故需要作地區性巡迴演出;至於Mia經歷了多次試鏡失敗後,在幾乎要放棄之際,突然間有一演出機會在她面前出現。故此二人不但要返回現實,並要在事業及愛情之間,二擇其一....。

這其實是一部很簡單的愛情故事,男女主角由相愛、到追求夢想之際、在夢想過後還是要回到現實世界中,縱使整個情節是有點過長,但勝在劇本本身夠簡潔、有紋有路,且男女之間的愛情線的確拍得頗為浪漫動人,期間加插些輕鬆幽默,造就出惹笑效果;另結局的編排帶有神來之筆之餘,同時帶有思考性。此外,Damien Chazelle的導技手法亦相當出色,多場歌舞場面均用上長鏡頭拍攝,如開首一班人的高速公路、及中段男女主角在山上等等,而那長鏡頭拍出來都非常靈活流暢,也帶有一氣呵成的效果。Linus Sandgren的攝影,華麗得來很有浪漫感,再者用上菲林及傳統的CinemaScope闊銀幕拍攝,故拍出懷舊的歌舞片風貌。Justin Hurwitz的輕柔配樂帶有舒適的感覺,另幾首歌曲之中,以《City of Stars》最為動聽,另兩位主角在山上唱那首《Lovely Night Dance》,從歌聲和舞蹈,不單顯出兩人的合拍,且也是全片最精彩的地方。

影片另一優點,便是選角恰當,兩位主角均演得出色,彼此間也演出火花。Emma Stone是戲份最多的一位,也以她的角色著墨較多,而她演得很自然投入,演活出角色Mia為了追求夢想而不斷努力、不斷因試鏡碰壁而感到無奈,另歌唱技巧也不俗,其中一段試鏡時唱出《Audition》,其演繹顯然發自內心,演出傷感表情之餘,也頗為到肉,不但能留下深刻印象,甚至在明年奧斯卡中應要有影后提名。Ryan Gosling也同樣演得出色,他一貫好戲,且今趟他在片中演活出為夢想而努力、為音樂而執著,且在鋼琴演繹也似模似樣、頭頭是道,歌藝也不俗,惟戲份不及女主角多,角色本身也發揮有限。

多年來,荷里活製作過不少歌舞片,有些甚至很賣座,但大部份都是舞台劇改編。而此片則屬百分百原創,是低成本小品類別,然而整體各方面均非常優異,個人而言,這部的成績比導演他的前作更進一步。

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

The BFG(吹夢的巨人)

於1982年,導演Steven Spielberg及編劇Melissa Mathison合作炮製了一部科幻童真片《E.T.》,不單票房大賣,且廣受觀眾們歡迎,從而成了永恆經典。到了34年後,二人終再度合作,改編由Roald Dahl的兒童小說《The BFG》,同樣屬科幻童真類別,且也是Melissa Mathison的最後遺作(此片拍完不久她因病過世)。縱使此新作在暑假上映時,票房及受歡迎程度跟前作確是差天共地,但影片本身仍是帶有可觀性。

故事描述Sophie(Ruby Barnhill飾),是一名孤兒,住在孤兒院裡,一晚她在窗外,突然看見一名BFG(Big Friendly Giant - Mark Rylance飾)巨人出現,當BFG見到她的時候,卻把她捉走,並帶她到他自己的巨人國裡,期間Sophie和BFG經過一段時間相處,彼此間成為友誼,也發現BFG是一名善良的巨人,會用喇叭把好夢吹進小孩的腦裡。然而在巨人國裡,很多巨人均是食人族,更計劃去吃人,故BFG和Sophie便去英格蘭告知女王(Penelope Wilton飾),派兵把所有巨人捉掉...。

通常小說改編至電影版,故事情節上必定有一定的改動,而這部經Melissa Mathison的編寫,其劇本是很頗弱,甚至中段情節有點混亂,作為她的遺作,確是有些失望。幸而Steven Spielberg的導技水準,卻能救回劇本之弱點,特技非常出色,把巨人國拍得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覺,影像美麗,且局部帶有惹笑效果;一班巨人雖是電腦特技製造出來,而那班演員都是以Mo-cap來演出,但效果非常逼真,且很有動感。此外,John Williams的配樂依然動聽,即使已達84歲高齡,但仍奏出輕鬆童真的感覺。

上次Mark Rylance演出Steven Spielberg執導的《Bridge of Spies》,卻成功為他在奧斯卡贏得「最佳男配角」殊榮,今趟他跟導演再度合作,擔正演出BFG,其實由他演出該巨人角色絕對是合適不過,皆因原著中的BFG外貌,的確跟他有幾分相似,即使他是Mo-cap演出,再以電腦特技來合成,但效果非常逼真,完全是二合為一,不但很有說服力,且可愛討好。至於飾演Sophie的小演員Ruby Barnhill,在片中其實毫不突出,表現只屬普通,只是夠自然而已。

縱使是導演及編劇是同一班底,但此片絕對不會像《E.T.》般成為經典。此外,原著小說版絕對比這電影改編版好看。但論影片本身,整體仍帶有水準,起碼特技和影像出色,Steven Spielberg的導技不俗,且他仍是有一些童真的。